您好!欢迎访问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!

行业动态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动态

圆盘造粒机与对辊挤压造粒机有什么区别?5大对比教你正确选型

发布日期:2025-11-28 10:20:40浏览次数:1



在有机肥、复合肥等颗粒化生产中,圆盘造粒机对辊挤压造粒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核心装备。但不少企业在选型时陷入“哪种更先进”的误区,导致出现“高湿物料堵机”“成品粒度不达标”“能耗过高”等问题。实则两者适用场景差异显著:圆盘造粒机适配中低产量、高湿物料;对辊挤压造粒机主打高效节能、干法制粒。本文从5大核心维度对比两者差异,并附选型指南,助企业精准匹配需求。

一、核心区别1:造粒原理,湿法成型vs干法挤压

造粒原理的本质差异,决定了两者的物料适配性与能耗结构,是选型的首要依据。

圆盘造粒机采用“湿法滚动成型”原理:倾斜35°-55°的圆盘匀速转动,将含水率25%-40%的物料(需添加粘结剂)送入盘内,通过离心力、摩擦力与重力协同作用,使物料逐渐滚动成球。颗粒大小通过调节圆盘转速(15-30r/min)与出料挡板高度控制,成型率通常75%-85%。

对辊挤压造粒机采用“干法挤压成型”原理:无需加水或少量加水(含水率8%-15%),物料经预混后送入两个反向旋转的挤压辊,在20-30MPa高压作用下被压成薄片,再经破碎、筛分后制成颗粒。成型率达90%以上,且无需后续烘干环节(省去传统烘干60%的能耗)。

核心差异:圆盘依赖水分与粘结剂滚动成球,对辊依赖高压挤压成型;前者需烘干,后者省能耗。

1656920027140659.jpg

二、核心区别2:适配场景,中低产vs规模化

两者的产能、物料适配性差异,直接对应不同生产规模与原料类型,需精准匹配。

对比维度

圆盘造粒机

对辊挤压造粒机

产能范围

时产0.5-5吨,适配年产10万吨以下中小规模生产线

时产2-20吨,适配年产10万吨以上规模化生产线

物料含水率

25%-40%,适配高湿发酵料(如有机肥)

8%-15%,适配干料或低湿物料(如复合肥、缓释肥)

原料类型

有机肥、生物肥等含腐殖质的粘性物料

复合肥、氮磷钾颗粒肥、矿物粉等低粘物料

案例:某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选用Φ2.2m圆盘造粒机,适配含水率35%的发酵鸡粪;某年产20万吨复合肥厂选用2PG-1200对辊造粒机,吨肥能耗从80kWh降至35kWh。

三、核心区别3:成品品质,外观vs强度

不同应用场景对颗粒外观、强度要求不同,两者成品特性差异显著,需结合终端需求选型。

1. 圆盘造粒机:外观圆润,强度适中

成品颗粒呈球形,粒径均匀(2-5mm可调),表面光滑,商品性强,适合用于大田追肥、果蔬基肥等对外观要求高的场景。但颗粒抗压强度较低(10-15N),易吸潮结块,需搭配包膜设备提升稳定性。

2. 对辊挤压造粒机:强度高,形状不规则

成品颗粒呈不规则柱状或扁圆形,抗压强度达20-30N,耐储存、抗运输破损,适合用于缓释肥、工业用颗粒等对强度要求高的场景。虽外观不及圆盘造粒,但可通过后续整形机优化,满足多数市场需求。

四、核心区别4:投资与运行成本,低门槛vs高性价比

从设备投资到日常运行,两者成本结构差异明显,需结合预算与回报周期综合考量。

1. 设备投资

圆盘造粒机结构简单,核心组件仅为圆盘、传动电机与机架,无复杂液压或电控系统,投资门槛相对较低,尤其适配技术储备有限的中小厂家;对辊挤压造粒机因集成高压液压系统、耐磨挤压辊套及精密传动结构,核心部件制造工艺要求高,初期投入相对更高,更适合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规模化生产企业。

2. 运行成本

圆盘造粒机因采用湿法成型,需配套烘干工序去除颗粒中多余水分,增加了能耗与生产环节,同时需定期添加膨润土等粘结剂提升成球率,额外产生物料消耗成本;对辊挤压造粒机依托干法挤压成型技术,无需烘干环节,可省去传统烘干60%以上的能耗,且无需添加粘结剂,仅吨肥电耗就比圆盘造粒机搭配烘干系统的组合低50%左右,长期运行成本优势显著。

五、核心区别5:运维难度,易操作vs专业维护

设备运维的便捷性直接影响停机率,中小企业需优先考虑操作门槛。

圆盘造粒机:结构简单(主要由圆盘、传动电机、机架组成),操作易上手,1人即可完成日常进料、参数调节与出料全流程,新手经1-2天培训即可熟练操作;易损件仅为圆盘衬板(常用耐磨橡胶材质,使用寿命6-12个月),更换流程简单,无需专业工具,维护便捷性高。常见故障为“颗粒大小不均”,通过调节圆盘转速或出料挡板高度即可快速解决。

对辊挤压造粒机:核心部件为高压挤压辊与液压控制系统,需专业人员熟悉压力调节、辊套间隙校准等操作要点;挤压辊套多采用Cr12MoV高铬合金材质,使用寿命可达12-18个月或处理300-500吨物料后更换,更换时需专业人员配合吊装工具完成;日常需定期校准辊间压力,避免因压力不均出现“漏料”或“颗粒强度不足”问题,但通过规范维护,故障停机率可控制在1%以下,年维护次数仅为圆盘造粒机的1/3。

六、选型指南:3步锁定适配设备

1. 按产能规模定方向

年产≤10万吨中小规模、有机肥生产:优先圆盘造粒机(如Φ1.8-2.5m机型);年产≥10万吨规模化、复合肥生产:必选对辊挤压造粒机(如2PG-1000及以上机型)。

2. 按物料特性缩范围

含水率>25%的高湿发酵料、生物肥:只能选圆盘造粒机;含水率<20%的干料、复合肥、矿物粉:优先对辊挤压造粒机。

3. 按成本预算做决策

技术储备薄弱、追求快速投产的中小规模企业:优先选择圆盘造粒机;注重长期节能降耗、具备规模化生产规划及专业运维团队的企业:优先选择对辊挤压造粒机,其长期运行的能耗与物料成本优势可逐步凸显。

七、结语

圆盘造粒机与对辊挤压造粒机无“优劣之分”,仅“适配之别”:圆盘造粒机以“结构简单、操作便捷、维护成本低”适配中小规模高湿物料生产;对辊挤压造粒机以“高效节能、成品强度高、规模化适配性强”契合大批量干料生产。企业选型时需摒弃“跟风选先进”的误区,结合产能规模、物料特性及技术储备三大核心要素,必要时可选择“圆盘+对辊”组合方案(如高湿物料先经圆盘造粒,再通过对辊整形提升强度),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益。


标签:

Copyright © 2012-2021 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4 XML地图  平台电子营业执照信息公示

186-0384-7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