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!

免费咨询热线
186-0384-7333双膜造粒机凭借“成粒率高、颗粒圆润、能耗较低”的优势,成为有机肥颗粒生产的核心设备,广泛应用于畜禽粪污、腐殖酸、秸秆等原料的造粒作业。但在实际运行中,受原料特性、操作规范、设备磨损等因素影响,故障频发成为制约生产的“拦路虎”。某年产5万吨有机肥厂统计显示,双膜造粒机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占总生产时间的15%,单次故障平均损失超2万元。其实,多数故障可通过“精准判断+规范处理”快速解决。本文梳理双膜造粒机5大常见故障,剖析成因、给出实操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,附实战案例,帮企业减少停机损失。
成型率低是最频发故障,表现为出料中粉末多、颗粒松散易碎,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与产能。某厂曾因成型率仅70%,导致成品返工率增加30%。
1. 原料适配性差:含水率过高(>30%)导致颗粒黏连,过低(<15%)则无法团聚;2. 设备参数不当:膜片间距过大(>5mm)、压辊压力不足(<8MPa),物料挤压不充分;3. 设备磨损:压辊表面花纹磨损严重(深度<0.5mm),抓料能力下降;4. 原料混合不均:黏结剂(如膨润土)添加量不足(<2%)或分布不均。
1. 调整原料参数:通过烘干或加水将含水率控制在20%-25%,取样手捏成团、落地即散为宜;2. 优化设备参数:膜片间距调至2-3mm,压辊压力升至10-12MPa,开机试产30分钟后观察成型效果;3. 更换磨损部件:压辊花纹磨损超1mm时及时更换,或进行表面堆焊修复;4. 精准添加黏结剂:将黏结剂用量提升至3%-5%,延长混合时间至10分钟,确保均匀分布。
堵塞多发生在进料口、膜片模孔处,表现为进料不畅、出料骤减,严重时导致电机过载停机。冬季低温环境下,堵塞发生率可提升40%。
1. 原料预处理不足:含大块杂质(>10mm)或未粉碎的纤维团;2. 原料含水率过高:>35%的高湿物料黏结在模孔内,形成硬垢;3. 停机操作不当:停机前未用干料清理机内残留,物料固化堵塞模孔;4. 模孔设计不合理:小孔径模孔(<2mm)适配高纤维原料时易堵塞。
1. 清理进料口堵塞:停机后拆卸进料斗,用铲刀清除结块物料,检查并更换破损的进料螺旋;2. 疏通模孔堵塞:① 轻度堵塞:通入高压空气(0.8MPa)反向吹通;② 重度堵塞:拆卸膜片,用专用钻头(匹配模孔直径)清理,或浸泡在50℃温水+清洗剂中30分钟后刷洗;3. 紧急处理过载:立即切断电源,清理堵塞物后,检查电机绝缘性再重启。
表现为出料颗粒直径差异大(>2mm),部分颗粒呈长条状或扁形,分选后合格颗粒占比不足75%,增加后续筛分成本。
1. 膜片精度不足:模孔加工误差大(>0.3mm),或膜片安装歪斜;2. 压辊受力不均:两侧压辊压力差>2MPa,导致物料挤压强度不一;3. 进料不均:进料螺旋转速波动,物料在膜片上分布不均;4. 原料含杂:混入石子、金属等硬物,导致局部模孔变形。
1. 校准膜片:拆卸膜片检查,更换模孔误差超标的膜片,重新安装并校准水平度(误差≤0.1mm/m);2. 平衡压辊压力:通过压力表调整两侧压辊压力,确保差值≤1MPa;3. 稳定进料:更换变频进料电机,将转速波动控制在±5r/min内;4. 强化预处理:在进料前增设12目除杂筛,去除硬物杂质,避免模孔损伤。
振动多发生在机身或电机部位,伴随异常噪音(>85分贝),长期振动会导致螺栓松动、轴承损坏,缩短设备寿命。
1. 基础不稳:设备安装时未固定牢固,地脚螺栓松动;2. 部件失衡:压辊磨损不均(径向跳动>0.5mm),或进料螺旋积料结块;3. 轴承损坏:主轴或压辊轴承缺油、磨损,导致转动不畅;4. 负载不均:进料量突然增大,设备超负荷运行。
1. 加固基础:停机后拧紧地脚螺栓,对松动的地基进行二次灌浆加固;2. 平衡部件:拆卸压辊进行动平衡检测,磨损不均时更换;清理进料螺旋积料,确保转动顺畅;3. 检修轴承:打开轴承端盖,检查轴承磨损情况,缺油时加注锂基润滑脂,磨损严重时立即更换;4. 稳定负载:调整进料量至额定产能的80%-90%,避免瞬间过载,加装负载传感器实时监控。
电机过热表现为外壳烫手、风扇异响,严重时触发热保护停机,频繁过热会导致电机绝缘老化,缩短使用寿命50%以上。
1. 负载过大:原料过硬或堵塞导致电机超负荷运行,电流超额定值1.2倍以上;2. 散热不良:风扇损坏、散热孔堵塞,或环境温度过高(>35℃);3. 电路问题:电源线接触不良、电压不稳(波动>±10%);4. 轴承故障:电机轴承磨损,摩擦阻力增大。
1. 降低负载:立即停机清理堵塞物,检查原料硬度,必要时增加粉碎工序;将产能调至额定值以下,观察电流是否恢复正常;2. 改善散热:更换损坏的风扇,清理散热孔灰尘,高温环境下加装散热风机;3. 检修电路:紧固电源线接头,配备稳压器稳定电压;4. 更换轴承:拆卸电机端盖,更换磨损轴承,加注专用润滑脂。
建立“筛分-粉碎-调湿-混合”预处理流程:12目筛除杂、80目粉碎、含水率20%-25%、黏结剂均匀混合,从源头减少故障诱因。
1. 开机前:检查地脚螺栓、压辊压力、润滑油位,空载运行3分钟;2. 运行中:每小时巡检振幅、温度、成型率,记录关键参数;3. 停机后:用干料清理机内残留,擦拭膜片模孔,加注润滑油,覆盖防尘罩。
建立易损件台账:压辊(使用寿命800小时)、膜片(1200小时)、轴承(1500小时),提前储备备用件,到期强制更换,避免突发故障。
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,重点培训“参数调整、故障判断、应急处理”技能,避免误操作导致故障。
双膜造粒机的故障处理核心是“预防为主、精准施策”,成型率低、堵塞、粒径不均等常见故障,多与原料预处理不当、参数设置不合理、设备磨损及操作不规范相关。企业需建立“原料管控-设备运维-人员培训”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,日常做好参数记录与巡检,故障发生时按“成因排查-针对性处理-效果验证”流程解决。通过科学管理与规范操作,可将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减少70%以上,不仅能降低损失,更能提升产品品质与产能,为有机肥颗粒生产筑牢设备保障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1 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4 XML地图 平台电子营业执照信息公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