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!

行业动态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动态

搅齿造粒机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!颗粒松散、堵料、电机过热怎么办?

发布日期:2025-08-30 08:42:33浏览次数:12


在有机肥、复合肥等颗粒生产领域,搅齿造粒机凭借混合均匀、造粒效率高的优势,成为众多厂家的首选设备。但在长期运行中,受物料特性、操作规范、设备磨损等因素影响,设备常出现颗粒松散、堵料、电机过热等故障,不仅影响产品质量,还可能导致停机停产,造成经济损失。本文针对这三大高频故障,从 “故障原因 + 紧急解决办法 + 长期预防技巧” 三个层面,提供专业解决方案,帮你快速恢复生产、减少损耗。

new-type-(1).jpg

一、颗粒松散:成型差、易破碎?3 大原因 + 针对性解决

颗粒松散是搅齿造粒机最常见的质量问题,表现为颗粒表面不光滑、硬度低,运输或储存时易碎裂,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。需先排查以下 3 类核心原因,再精准处理:

1. 物料湿度不匹配:造粒的 “基础前提”

原因:搅齿造粒机对物料湿度要求严格,湿度过低(<20%)会导致物料粘性不足,无法抱团成型;湿度过高(>35%)则会使颗粒软塌、易粘连,看似紧实实则内部松散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湿度过低:立即通过设备自带的喷淋装置(若无则临时加装手动喷雾器),向搅拌腔均匀喷洒清水或粘结剂(如淀粉溶液、膨润土浆),每次喷洒后观察颗粒状态,直至湿度稳定在 25%-30%(用手攥物料能成团,落地轻摔即散为宜);

  • 湿度过高:暂停进料,打开搅拌腔侧门,启动设备空转 5-10 分钟,利用搅齿旋转产生的热量蒸发部分水分,同时减少后续进料中的含水量(如提前晾晒原料、增加烘干机处理环节)。

预防技巧:在进料口安装湿度检测仪(推荐探针式,精度 ±1%),实时监控物料湿度,避免人工凭经验判断导致误差。

2. 搅齿转速与物料不匹配:成型的 “动力关键”

原因:搅齿转速直接影响物料的混合强度和挤压力度 —— 转速过低(<200 转 / 分钟)会导致物料搅拌不充分,颗粒内部空隙大;转速过高(>350 转 / 分钟)则会使物料受离心力过大,无法充分挤压成型,且易造成颗粒过细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针对有机肥(含粗纤维):将转速调至 220-260 转 / 分钟,若颗粒仍松散,可适当提高转速(每次增加 10 转 / 分钟),观察颗粒紧实度变化;

  • 针对复合肥(高养分):将转速调至 280-320 转 / 分钟,利用更高的挤压力度减少颗粒内部空隙;

  • 操作提示:若设备无变频调速功能,需停机后调整皮带轮直径(增大电机皮带轮可提高转速,增大幅度盘皮带轮可降低转速),调整后需重新校准皮带张紧度(过松易打滑,过紧易磨损)。

预防技巧:采购时优先选择带变频调速的搅齿造粒机,可根据不同物料灵活调整转速,避免频繁更换皮带轮。

3. 模孔磨损或堵塞:成型的 “通道障碍”

原因:搅齿造粒机的模盘(或环模)模孔长期使用后会出现磨损(孔径变大),导致颗粒挤压时无法形成足够压力;若模孔内残留硬化物料(如结块的复合肥),还会造成局部堵塞,使颗粒成型不均匀、松散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模孔磨损:拆除模盘,用卡尺测量模孔直径,若磨损量超过 0.5mm(如原孔径 8mm 变为 8.5mm),需更换新模盘(推荐选用 45# 钢材质,耐磨性比普通铸铁高 2 倍);

  • 模孔堵塞:用专用清理针(直径比模孔小 0.2mm)逐个疏通堵塞的模孔,若堵塞物过硬,可先用热水浸泡模盘 10 分钟(软化物料),再进行清理,禁止用铁锤敲击模盘(易导致模孔变形);

预防技巧:每次停机后,用干料(如麸皮、细沙)运行设备 5 分钟,清理模孔内残留物料;定期(每 3 个月)对模盘进行抛光处理(用细砂纸打磨模孔内壁),延长使用寿命。

二、堵料:进料口 / 搅拌腔 / 出料口堵塞?快速疏通 + 根源杜绝

堵料是搅齿造粒机的 “致命故障”,一旦发生会导致设备过载停机,严重时可能损坏搅齿或电机。堵料常发生在进料口、搅拌腔、出料口三个部位,需根据堵塞位置针对性处理:

1. 进料口堵塞:物料 “卡壳” 在入口

原因:进料速度过快(超过设备处理能力)、原料中含大块杂质(如石头、塑料)、物料受潮结块(湿度>35%),都会导致进料口堵塞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立即停机,关闭进料阀,拆除进料口防尘罩,用铲子或木棍清理堵塞的物料(禁止用手直接伸入,避免手部受伤);

  • 若有大块杂质,需检查进料口滤网(推荐安装孔径 5mm 的不锈钢滤网)是否破损,破损则及时更换,防止杂质再次进入;

  • 调整进料速度:通过变频器降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速度(如从 10m³/ 小时降至 8m³/ 小时),或在进料口加装流量调节阀,确保进料量与设备处理能力匹配(参考设备说明书标注的 “额定进料量”)。

2. 搅拌腔堵塞:物料 “堆积” 在腔内

原因:搅齿磨损(叶片变薄、角度变形)导致搅拌力度下降,物料无法被有效推向出料口;模孔堵塞后,物料无法排出,反向堆积在搅拌腔;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(进料量超过额定值 30% 以上)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停机后打开搅拌腔检修门,清理腔内堆积的物料,若物料已硬化,可加入少量温水(30-40℃)软化后再清理;

  • 检查搅齿状态:用直尺测量搅齿叶片厚度,若磨损至原厚度的 1/2(如原厚度 10mm 变为 5mm),需更换搅齿(推荐选用耐磨合金材质);同时检查搅齿角度,若角度偏差超过 5°,需用扳手调整至标准角度(通常为 30°-45°,参考设备手册);

  • 疏通模孔:若因模孔堵塞导致腔体内堵料,需先按 “颗粒松散” 部分的模孔清理方法疏通,再清理腔内物料。

3. 出料口堵塞:颗粒 “卡滞” 在出口

原因:出料口下方的输送带速度过慢(颗粒堆积在出口)、颗粒湿度过高(粘连在出料口内壁)、出料口挡板调节不当(开口过小)。

紧急解决办法

  • 提高输送带速度:通过输送带变频器增加速度(如从 1m/s 增至 1.2m/s),确保颗粒及时输送走;

  • 清理出料口内壁:用刮板(塑料材质,避免刮伤出料口)清理内壁粘连的颗粒,若粘连严重,可涂抹少量食用油(减少后续粘连);

  • 调整挡板开口:松开挡板固定螺栓,将开口调大(以颗粒能顺畅排出且不散落为宜),调整后重新固定螺栓。

堵料预防总原则

  • 进料前对原料进行预处理:破碎(粒径≤3mm)、筛分(去除杂质)、调质(控制湿度 25%-30%);

  • 定期(每 2 小时)检查进料口、搅拌腔、出料口状态,发现轻微堵塞迹象(如设备噪音增大、电流上升),立即停机处理;

  • 避免超负荷运行:设备额定进料量为 10 吨 / 小时,实际进料量需控制在 8-9 吨 / 小时,预留 10%-20% 的缓冲空间。

三、电机过热:机身发烫、跳闸?5 步排查 + 安全处理

电机是搅齿造粒机的 “动力核心”,若出现过热(机身温度>70℃、电机外壳烫手、热继电器跳闸),需立即停机排查,否则可能导致电机烧毁,维修成本极高。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:

1. 过载运行:电机 “超负荷工作”

原因:进料量过大(超过电机承载能力)、搅拌腔堵料(电机需克服更大阻力旋转)、物料硬度过高(如原料中含未破碎的石块),都会导致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(如额定电流 30A,实际达到 45A),引发过热。

解决办法

  • 停机后检查搅拌腔是否堵料,若堵料按 “堵料” 部分方法清理;

  • 减少进料量:通过流量调节阀降低进料速度,同时观察电机电流表,确保电流稳定在额定值的 80%-90%(如额定 30A,控制在 24-27A);

  • 检查物料硬度:若原料中含硬杂质,需加强筛分环节(更换孔径更小的滤网),避免硬杂质进入搅拌腔。

2. 散热不良:电机 “无法降温”

原因:电机风扇损坏(无法正常排风)、电机散热孔堵塞(被粉尘覆盖)、设备安装在高温环境(车间温度>40℃),导致电机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。

解决办法

  • 检查电机风扇:拆除电机端盖,若风扇叶片断裂或变形,需更换同型号风扇(注意风扇转向,反向会影响散热);

  • 清理散热孔:用压缩空气(压力 0.5MPa)吹除电机散热孔内的粉尘,或用毛刷清理(禁止用水冲洗,避免电机进水);

  • 改善环境温度:在电机旁加装工业风扇(对着电机吹风),或在车间安装通风降温设备(如负压风机),将车间温度控制在 35℃以下。

3. 电机轴承磨损:“转动阻力增大”

原因:电机轴承长期缺油(润滑不足)、轴承内进入粉尘(磨损加剧)、轴承型号不匹配(如用普通轴承替代高温轴承),都会导致轴承转动阻力增大,电机运行时产生额外热量。

解决办法

  • 停机后检查轴承状态:用手转动电机轴,若感觉有卡顿或异响,说明轴承磨损,需更换新轴承(推荐选用 SKF、NSK 等品牌的高温轴承,适配温度 - 20℃-120℃);

  • 补充润滑脂:若轴承未磨损,需定期(每 1 个月)向轴承内加注锂基润滑脂(型号 3#,加注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 1/2-2/3,过多易导致散热不良);

  • 密封防护:在电机轴承端盖加装防尘密封圈(如骨架油封),防止粉尘进入轴承。

4. 电源问题:“供电不稳定”

原因:电压过低(如额定电压 380V,实际仅 340V)、电源线截面积过小(电流过大导致线路发热,影响电机供电)、三相电压不平衡(三相电压差值超过 5%),都会导致电机运行异常、过热。

解决办法

  • 用万用表测量供电电压,若电压过低,需联系电力部门调整电压,或在电机前加装稳压器(容量比电机功率大 1.5 倍,如 15KW 电机配 22.5KVA 稳压器);

  • 检查电源线:电机功率≥15KW 时,电源线截面积需≥6mm²(铜芯线),若截面积过小,需更换更粗的电源线;

  • 检测三相电压:用三相电压表测量三相电压,若差值超过 5%,需检查线路是否接触不良(如接线端子松动),及时紧固接线。

电机过热预防关键

  • 安装电机保护装置:加装热继电器(设定值为电机额定电流的 1.1-1.2 倍)和缺相保护器,当电机过载或缺相时自动停机;

  • 定期(每季度)对电机进行全面检修:检查轴承、风扇、接线端子,补充润滑脂,确保电机处于良好状态;

  • 避免频繁启停:电机每次启动时电流是额定值的 3-5 倍,频繁启停会加速电机老化,建议两次启动间隔不少于 5 分钟。

四、故障处理通用原则:安全第一,避免二次损伤

无论遇到哪种故障,都需遵循以下通用原则,确保操作安全且不扩大故障范围:

  1. 立即停机断电:发现故障后,第一时间按下设备急停按钮,断开总电源,避免电机、搅齿等部件在故障状态下继续运行;

  1. 排查原因再处理:不要盲目拆卸设备,先根据故障现象(如颗粒松散、电机发烫)对照本文排查原因,找到根源后再制定处理方案;

  1. 规范操作:清理堵料时禁止用手伸入设备内部,需使用专用工具;更换部件(如模盘、搅齿)时,需确保部件型号与原设备匹配,安装后需检查牢固性;

  1. 记录与总结:每次故障处理后,记录 “故障时间、原因、解决办法、更换部件”,形成故障台账,定期分析高频故障,提前做好预防(如某时间段频繁堵料,需加强原料预处理)。

总之,搅齿造粒机的故障多与 “物料适配、操作规范、设备维护” 相关,只要掌握本文的故障排查逻辑和解决技巧,就能快速应对颗粒松散、堵料、电机过热等问题,减少停机时间。若故障复杂(如电机烧毁、搅齿断裂),建议联系设备厂家的专业售后人员,避免自行维修导致更大损失。日常使用中,做好设备的定期维护和原料预处理,是降低故障发生率的关键。


标签:

Copyright © 2012-2021 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4 XML地图  平台电子营业执照信息公示

186-0384-73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