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!
免费咨询热线
186-0384-7333双膜造粒机作为有机肥、复合肥等颗粒产品生产的关键设备,通过双辊挤压、膜内成型的工艺实现颗粒化,其造粒效果与核心颗粒(即成品颗粒)的质量直接挂钩。其中,粒径均匀性、颗粒强度、表面形态是衡量颗粒质量的三大核心指标,也是双膜造粒机稳定运行、保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前提,任一指标不达标均会导致造粒效率下降、产品不合格。
双膜造粒机的膜孔尺寸固定,核心颗粒的粒径需与膜孔精准匹配,且粒径分布需均匀,否则易引发设备故障与产品质量问题:
粒径匹配性:核心颗粒粒径需与双膜造粒机的膜孔直径一致,误差控制在 ±0.5mm 内(如膜孔直径为 3mm,颗粒粒径应在 2.5-3.5mm)。若粒径过大,颗粒无法顺利通过膜孔,易卡在膜孔内导致设备停机;若粒径过小,颗粒易从膜孔缝隙漏出,形成 “碎末”,降低成品率。
粒径均匀性:同一批次颗粒的粒径变异系数需≤8%,即多数颗粒粒径集中在标准尺寸范围内,避免出现 “大小颗粒混杂” 的情况。例如,生产 5mm 粒径的有机肥颗粒时,4.5-5.5mm 的颗粒占比需≥90%。
粒径不均会导致双膜辊受力失衡,膜孔磨损速度加快(局部膜孔因频繁卡滞大颗粒,磨损率超正常水平 30%),缩短膜辊使用寿命;
成品中过细颗粒(如<2mm)占比过高时,易产生粉尘,不仅污染环境,还会在后续包装、运输中出现 “分层” 现象,影响产品外观与客户接受度。
造粒前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,通过振动筛(筛网孔径与目标粒径匹配)筛选原料,去除超粗杂质与过细粉末;
生产中定期检查膜辊磨损情况,若膜孔因磨损导致孔径变大(如原 3mm 膜孔磨损至 3.8mm),需及时更换膜辊,确保粒径稳定。
核心颗粒需具备足够强度,以承受造粒后的输送、包装、存储过程中的挤压与碰撞,避免破碎,同时减少养分因颗粒破损而流失:
抗压强度:不同应用场景的颗粒强度要求不同,有机肥颗粒抗压强度需≥15N(牛顿),复合肥颗粒因需长期存储,抗压强度需≥25N(可通过颗粒强度测定仪检测)。检测时,颗粒受压至破碎时的力值若低于标准,即为强度不达标。
抗磨损性:将颗粒放入磨损测试机(转速 30r/min),转动 30 分钟后,破碎颗粒(粒径<原粒径 1/2)占比需≤5%。例如,5mm 的颗粒测试后,<2.5mm 的破碎颗粒占比超 5%,则抗磨损性不合格。
颗粒强度不足时,在双膜造粒机的出料输送带、提升机等环节易破碎,产生的碎末会堵塞设备管道,增加清理频率,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20%-30%;
对于肥料类颗粒,强度差会导致颗粒中的养分(如氮、磷、钾)在存储过程中随碎末流失,养分含量偏差超 5%,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。
调整双膜造粒机的挤压压力(有机肥造粒压力通常设为 1.2-1.8MPa,复合肥设为 1.8-2.5MPa),压力过低易导致颗粒强度不足,过高则会使颗粒过硬、易脆裂;
控制原料含水率(造粒适宜含水率 18%-22%),含水率过高会导致颗粒黏连、强度差,过低则颗粒易脆碎,需通过烘干或喷水调节原料水分。
核心颗粒的表面形态不仅影响产品外观,还会作用于颗粒的溶解性、流动性等功能性指标,是双膜造粒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:
表面光滑度:颗粒表面需无明显毛刺、裂痕与凹陷,触感光滑。若表面毛刺过多,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;若存在裂痕,颗粒易从裂痕处破碎,强度大幅下降。
形态规整度:颗粒需呈规则的圆柱形或球形(双膜造粒机多产圆柱形颗粒),无明显变形(如扁形、畸形),同一批次颗粒的形态一致性需≥95%。
无黏连现象:颗粒之间需无相互黏连,单粒率≥98%。黏连颗粒(如 2-3 粒黏在一起)需人工分离,增加人力成本,且分离过程中易造成颗粒破碎。
表面形态差的颗粒(如带毛刺、畸形)会增加双膜辊的摩擦阻力,导致膜辊温度升高(超正常工作温度 50℃),加速膜辊老化;
肥料颗粒若表面不光滑,会影响其溶解性 —— 表面凹陷处易残留未溶解的原料,导致施肥时局部养分浓度过高,灼伤作物根系。
选用高硬度、高光滑度的膜辊材质(如 45# 钢镀铬),减少原料与膜辊的摩擦,避免颗粒表面产生毛刺;
调整双膜造粒机的冷却系统,颗粒从膜辊挤出后,需通过冷却风机(风速 1.5-2m/s)快速降温,防止高温颗粒相互黏连,确保表面形态规整。
协同管控:粒径、强度、表面形态相互关联,例如,粒径过大易导致颗粒强度不足(颗粒内部密度不均),表面易出现裂痕;含水率过高会同时影响粒径(易卡膜孔)、强度(黏连易碎)与表面形态(毛刺多),需通过原料预处理、设备参数调整(压力、温度)实现三者协同达标。
定期检测:每批次生产时,随机抽取 50 粒颗粒,检测粒径分布(用游标卡尺测量)、抗压强度(用强度仪检测)与表面形态(目视观察 + 触感判断),记录检测数据,若某一指标连续 3 批次不达标,需停机排查原料或设备问题;
针对性调整:若粒径超差,检查原料筛选筛网与膜辊磨损情况;若强度不足,调整挤压压力与原料含水率;若表面形态差,优化膜辊材质与冷却系统,确保三大指标持续符合要求。
双膜造粒机对核心颗粒的粒径、强度、表面形态要求环环相扣,粒径决定设备适配性,强度保障产品耐用性,表面形态提升产品功能性与外观。生产中需严格把控三大指标的标准,通过原料预处理、设备参数优化与定期检测,确保核心颗粒质量达标,从而提升双膜造粒机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市场竞争力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1 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4 XML地图 平台电子营业执照信息公示